??太陽能熱電聯供技術?
? 高效太陽能光伏熱電聯產技術:公司與國家千人計劃之一的趙耀華教授和北京工業大學樊洪明教授聯合研發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技術——平板微熱管陣列為基礎,開發出其在太陽能集熱技術領域及熱電聯產技術領域的一系列國際首創專利技術與系列產品。
公司將光伏電池組件與微熱管陣列完美集成,應用于高效光伏電池的熱電聯產技術領域,可實現:
?? 控制光伏電池溫度在45℃以內,年平均光電轉換效率相對提高10%-30%;
?? 防止電池板過熱,延長電池板的使用壽命;
?? 實現40%左右的電池板廢熱利用;
?? 使太陽能光伏發電的綜合成本降低過半。
該技術與熱泵技術相結合,再發電的同時,可解決或部分解決西北、華北、東北地區的集中建筑采暖問題。同時,提高了光伏組件的附加價值,有助于推動光伏的產業快速市場化進程。
微熱管陣列技術是國家千人計劃之一趙耀華教授獨立研究開發出來的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一種具有超導熱性能的導熱元件。平板熱管的表觀熱傳導率是同樣金屬材質熱傳導率的一萬倍,是具有同樣表面積的傳統圓形熱管的換熱能力的10倍,承壓能力是后者的10倍以上,可靠性是后者的10倍,而成本則只有后者的1/5以下。
微熱管陣列技術一種國際領先水平的具有超導熱性能的導熱元件。具有以下特點:
1.表面熱傳導率高: 是同樣金屬材質熱傳導率的一萬倍;
2.單位面積換熱量大:是具有同樣表面積的傳統圓形熱管的換熱能力的10倍; 承壓高:是傳統圓形熱管的10倍以上;
3.可靠性高:多個微通道獨立運行;
4.面接觸:平板熱管,易于和其他構件形成干式面接觸,換熱面積大
基于微熱管陣列的太陽能熱電聯產系統將太陽能光伏發電與太陽能熱水收集結合在了一起,在對太陽能電池組件進行冷卻的同時,收集太陽能電池吸收的熱量,同時利用電能和熱能,提高了太陽能的綜合利用效率。比單獨的光伏發電系統以及熱水系統的效率都有所提高。具有成本低廉,一機兩用的優勢,非常適合家庭及小型用戶的使用,也適用于大型光伏電站系統的降溫散熱,適用于光伏建筑一體化,具有巨大的經濟效益。
除冬季外,電池溫度通常達到60-90℃,實際光伏效率只有7-10%左右。將微熱管陣列用于硅晶電池的散熱和余熱回收,可起到一舉三得的效果。實際上,簡單的看,光伏發電電池板同時也就是一個優質、長壽命的光熱轉換板,如果配上相應的高效優質的熱收集裝置,電池板同時就成了長壽命的集熱器。
太陽能單晶硅光伏熱電聯產組件示意圖